發布時間:2023年07月20日 更新時間:2023年07月20日 作者:
【字體:
大 中 小】【人事動態】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吳小霖 圖/廈門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提供)作為推進市委市政府“益企服務”專項行動的一項重要工作,2023年6月,廈門市順利舉辦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一個月期間,圍繞“精準服務,助企惠企”這一主題,不斷深化“益企服務”,為我市中小企業提供政策宣貫、投融資服務、管理提升、創新創業等9大模塊超70場服務活動,7000多家中小企業超6.5萬人次通過線上線下參與,近百萬人次關注,全方位“賦智、賦值、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活動由廈門市政府主辦,市工信局會同市財政局、各區(管委會)、人行廈門中心支行、廈門銀保監局、廈門市稅務局等共同承辦,以切實的服務行動對“益企服務”再落實、再精準、再提升,是我市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
多方合力
提供菜單式貼心服務
服務月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的資源優勢,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齊心協力“益企服務”,形成合力,為企業提供菜單式貼心服務。通過政策解讀、供需對接、主題培訓等組織形式,著力推動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活動同期舉辦第八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廈門賽區)暨第九屆“白鷺之星”創新創業大賽。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以黨建為引領,結合年度黨建工作重點,組織“黨建賦能 一起益企”系列活動,開展政策解讀、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安全生產等12場主題宣講,助力企業解難題、曉政策、懂經營、穩生產,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聚焦痛點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服務月聚焦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圍繞“賦智、賦值、賦能”開展專題活動。組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向中小企業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變現商業模式分享”“專利技術成果轉化政策及轉化實務”“高價值發明專利挖掘與布局”等服務,優化企業技術路徑選擇與知識產權布局,加強高價值專利儲備。
在質量賦值方面,面向中小企業提供“現場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等專業培訓,增強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意識;在標準賦值方面,加快普及“有源器械產品注冊檢驗的新要求”等標準知識,提升中小企業標準理論水平;在品牌賦值方面,引導中小企業提升品牌意識,推動品牌標準貫標,增強企業品牌建設能力。
服務月舉辦“中小企業數字化應用新場景”“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多元融合應用”等7場數字化賦能活動,全方位闡釋數字化賦能企業轉型升級的意義和路徑。
產融對接
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金融服務是“益企服務”的重要抓手,服務月為農行廈門市分行等4家銀行與8家企業“牽線搭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授信金額超10億元,不斷深化“政銀企”合作,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聯合金融機構舉辦“優質企業融資路演活動”“普百業惠萬企—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交流會”等9場投融資專場服務活動,暢通供需對接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在科技成果獲取、轉化、應用等方面的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繼續依托“產融云”開展產融對接,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產融云解決融資需求,為企業匹配“一對一”解決方案。截至6月底,平臺共匯集特色金融產品284個,上半年成功授信3146筆,授信總額25.76億元。
政策直達
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延伸“益企服務”,與企業“零距離”對接。服務月先后開展解讀培訓、政策直達等重點工作,全力幫助中小企業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享受政策。主辦方深入企業、園區、集群,開展13場政策解讀培訓會,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與企業面對面,解讀現代產業體系稅收政策、集成電路產業園政策、專精特新政策等熱點政策,“面對面”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把各項惠企政策落細落實。
拓寬政策覆蓋范圍。編制《廈門市中小企業發展扶持政策匯編(2023年版)》,重點收錄與我市中小企業相關的政策140余項,幫助企業熟悉掌握政策,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開展廈門“政策云課堂”,廣邀各涉企職能部門,圍繞企業關注的科技創新、融資信貸、稅費減免、人才用工等重點問題,接力開展主題政策宣講。截至6月底,累計發布33期視頻,觀看量超24萬人次。
突出政策精準直達,依托“免申即享”平臺讓惠企政策精準便捷直達企業。截至6月底,完成兌現政策233個,惠及企業10735家,累計撥付資金24.81億元。
同時,服務月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行業建設和專業服務中的智力支撐作用,邀請人力資源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帶來“如何當好中層經理”“向華為學習股權激勵,實現企業業績倍增”“如何給‘奮斗者’分配價值——以薪酬體系設計支持奮斗文化”等人才服務“組合拳”,創新“打法”,拓寬路徑,激發人才活力,匯聚發展動能。